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淮安:写好人才工作“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4-02-16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    

翻开盱眙县的人才服务走访日志,有这样一段内容引人注目:“今年是我来盱眙工作的第五年,目前,我申领了‘淮上英才卡’,体验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刚刚申请的购房补助15万元也已到账,这些都坚定了我留在盱眙、扎根盱眙的决心。”这是江苏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宏伟与人才服务专员交流对接购房补贴申请情况时的真实心声。

去年年底,淮安市集中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服务月活动,市县镇(街)三级联动,通过建强人才服务队伍、搭建多元平台载体、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三措并举”着力构筑全方位、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写好人才工作“后半篇文章”。

凝聚合力,

配强人才服务“主力军”

“项目从签约到‘五证联发’仅用时90天,一年即投产,创造了全球钢帘线行业建设纪录。”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盛荣生介绍,淮阴区行政审批局、住建局等部门现场项目帮办,区委人才办给予实打实的扶持政策和人才补贴,部门各司其职、全力合作,打出了人才服务的“组合拳”。

针对企业人才类型多样、需求多元的现状,淮安市在强化部门联动,“多对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基础上,优选“精兵强将”组建专职队伍,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我们秉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选配专业工作人员,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保姆式’专属服务。”淮安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建立科技人才秘书制度,通过“部门推荐、组织考察、综合评议”的方式,从工信、发改、科技等经济一线部门,选派会沟通、善协调、懂业务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专员528名,为挂钩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招才引智、项目申报等一揽子集成服务,帮助全市重点企业、重特大项目排忧解难。

搭建平台,

提升人才服务“体验感”

“通过参加‘尚贤荟’,既结识了众多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才朋友,又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期待通过这次活动搭建的平台,与更多的人才一起合作,为淮安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配方师戴永军说。为畅通政企人才交流互动,淮安市打造“尚贤荟”人才沙龙平台,邀请市有关领导与创业人才和企业家齐聚一堂,谈理念、叙友谊、话发展,不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以人才平台“小切口”写好招才留才“大文章”,是淮安市立足人才发展和市域实际需求,全力打造人才集聚主阵地的缩影。近年来,该市持续打造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宁淮科创走廊、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建设,推动南理工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魁元实验室在淮落地;不断做优高品质人才活动平台,办好“9·20淮安人才日”系列活动,常态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党政亲商会、人才疗养等特色活动,推动“活动流量”渐变为“人才留量”。

健全机制,

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圈”

“前几年受疫情影响,我们获取考试信息渠道不畅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急需一定数量的安全员持证上岗。”清江浦区人才服务专员走访旺旺食品时,企业负责人反映。了解到企业诉求后,区委人才办第一时间会同区应急局联系人员培训和考试事宜,通过建立“收集问题—分析研判—协调解决—跟踪问效”闭环机制,高效率助企纾困。

完善人才服务体制机制,集聚更多一流人才,是淮安市营造优质人才服务生态的主要举措。该市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式”响应机制,线上按业务条线制定人才政策、服务事项“一图读懂”,满足人才“指尖服务”诉求;线下通过上门走访、业务辅导等方式宣传惠企政策、聆听人才心声,市县人才部门联动梳理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分类施策、分级办理,市委人才办“一事一议”定期会办难点问题,让人才既能感受到淮安“速度”,又能深切体会到淮安“温度”。据统计,人才政策宣传月开展以来,累计开展送策入企4913次,为各类企业人才解决诉求441件,诉求办结率91.5%。

“我们探索建立‘市县纵向贯通、部门横向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就是要从根本上打通人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人才服务提质增效。”淮安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戴军 傅苠鸣 孙绪文 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