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淮海技师学院:让企业、让学生、让政府满意
发布时间:2021-08-1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近年来,淮海技师学院始终围绕“高端引领、校企融合、服务发展、满足需求”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推进“三项改革”,最终实现“三个满意”,进一步扩大办学知名度,提升办学影响力。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企业满意。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针对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对企业认同度不高、稳固率偏低的现状,充分利用学院中德合作办学的优势,把德国“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创新实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原来的毕业前顶岗实习分为企业认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分别在学生入学初、中间阶段和最后一年来完成。

  入学前两周,学院联系当地专业对口企业组织学生进企业、进车间,了解企业生产岗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情认知。学习中途,由系部(专业组)组织学生到对应企业进行为期2到3个月的工学交替。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生产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规范、生产安全、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了解。学习最后阶段,安排3到4个月左右,让学生进入对应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按照毕业考核要求,带着对企业认知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进入企业,流失率大大减少。经统计,近三年学生企业实习阶段稳固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实习结束后,毕业生留在实习企业就业率保持在75%以上。

  实施课程模式改革,让学生满意。学院从2016年起创新实施“单科精进”课程模式改革,即在原有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专业课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学习项目,专业教师根据个人特长选择所教项目,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习项目,师生分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成果由教务部门和系部共同组织考核。学校根据学生的考核过关率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考核后,再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考核不合格的,在学习下一个项目的同时可以继续补学,并按要求参加统一的补考,确保每名学生每个项目都过关。

  “单科精进”教学改革,不仅推进了学院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提升了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真正掌握每一项技能。五年来,学生课程教学一次性过关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实施办学机制改革,让政府满意。学院围绕市“6+3+X”产业体系和20条产业链,在全省率先探索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学院通过提供校舍场地等办学空间,利用实训设施、师资、教育教学管理等公共资源作为主要投入。企业协助二级学院招生宣传,参与教育教学,负责实习实训、就业安置,添置、更新必要的实习实训设备,聘请专业师资承担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形成校企共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今年以来,已有市内的阿特斯光伏、苏驰汽车集团、京东电子商务等重点企业与学院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建设将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占比100%、专业设置与地方重点产业匹配度100%和毕业生本地就业率100%,进一步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学院积极为本地重点企业输送技能人才。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超过60%,为长电科技、京东电子商务等重点企业支持用工近5000人。针对企业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要求和新生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开展九大特色培训,近五年,培养各类技能人才超过10万人次。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通过推进“三项改革”,真正实现让企业满意、学生满意、政府满意,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办学影响力。

  (张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