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部长笔谈
杨帆:夯实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人才之基
发布时间:2023-10-13   来源: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勉励苏州工业园区“要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着眼实现总书记赋予江苏使命任务,努力锻造更加坚强的领导力量、汇聚更为广泛的人才力量。苏州工业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发挥自身优势,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引聚用好一流人才,积蓄创新澎湃动能。


  放大国际合作优势,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不仅要满足量、质兼备的人才需求,而且要强化结构合理、产才融合的引才逻辑。


  着力顶尖人才寻访。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释放引才效应,坚持科研条件、管理机制、人才团队“三个配套”,成建制“带土移植”顶尖人才。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入驻国际权威学术组织,承接高阶学术峰会论坛,打造中外学术交流节点平台,加大对前沿基础领域顶尖人才磁吸力度。以敬贤礼士之心,为顶尖人才创造“沉浸科研”的良好环境,帮助顶尖人才及其团队生根发芽、早出成果。


  坚持领军人才引聚。拿出傲霜斗雪、迎刃而上的意志,紧贴产业技术前沿和延链补链强链的需求,优化整合各级引才计划,坚持“全天候”、主动“走出去”,深化人才图谱绘制,创新“圈层+基金+驿站”多重引才方法组合,做实做细高校、院所、企业各类引才主体联动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平台互用,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精准导流。


  推进青年人才引育。做优“职选园区”线上直播引才品牌,引导企业加大校招、猎聘、培训、冠名奖学金等引智力度。建设“融易站”“融易办”等政务服务平台,全力降低引才主体综合成本。发挥科教资源充沛优势,推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强化订单式、项目化育才,做细技能人才“双师制”,做优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做精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建立全产业链人才开发体系,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放大开放创新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创新力本质上是制度竞争力,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聚焦深层次问题,系统设计、集成推进,营造更有活力和效能的制度环境。


  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强化用人主体话语权,探索建立授权清单,在人才评价、人才认定上赋予用人主体更大话语权。加大人才松绑力度,破除行政化管理思维,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推进人才政策集成创新,争取更大权限先行先试,推动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流动、激励等各环节体制创新,破除影响人才尽展其能的机制束缚。


  改进科研组织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梳理产业难题,形成攻坚“榜单”,广泛“发榜”,遴选“挂帅”,并行“赛马”,构建“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新模式。整合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试行特殊调配机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探索“总指挥+技术总师”,明确经济收入分配、知识产权归属,建立互利共赢机制,形成具有强大战斗力、高效组织力的科研攻关体系。


  推进全产业链创新。发挥中新合作、自贸区优势,对标高水平开放形态、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抢抓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机遇,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堵点,聚焦市场准入、研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等关键环节,深化“研易购”“研易达”等制度创新,探索更多具有推广价值的集成性、体系化的制度创新,以制度的先进性引才聚才留才。


  放大产城融合优势,营造最优发展生态。创新创业关键是环境选择,创造“综合最优”的软硬件优势,强化人才生态的内涵式建设,是人才竞争的制胜之道。


  以创新集群赋能人才。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战略科研平台,注重培育研发设计、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评估鉴证等科技服务业品牌企业,提升股权、债权、证券专业投融资服务易得性,强化国资引导基金逆周期调节,落实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全链式科技孵化体系,加快新技术应用需求挖掘和场景开放,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推进创新赋能。


  以热情服务关爱人才。整合服务资源,建立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引导各级人才工作者争当识才聚才“伯乐”,用心用情温暖人才、呵护人才,解决好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统筹推进解决各类人才服务痛点难点。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走访专家制度,选树先进典型,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


  以宜居城市留住人才。对标国际一流,布局更多创新街区、人才社区,推出优医、优教、优居等举措,大力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文化,繁荣人才社群文化,放大园区软环境优势,以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人才、悦纳人才、留住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帆